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婷婷-中文字幕精品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當前位置 > 首頁 > 食說

“大白兔”奶糖成網紅 年輕人的情懷到底是什么

發布時間:2019-06-06 14:55:5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

并沒有太多的預兆,老字號“大白兔”奶糖成了時下的網紅產品。最近,大白兔品牌方冠生園順勢開發了大白兔奶茶。據說,在上海某購物中心的快閃店,大白兔奶茶店的排隊時間動輒四五個小時,大有趕超某些時尚奶茶店之勢。

老字號大白兔奶糖的走紅,并非偶然。與之類似的,還有回力鞋、永久牌自行車,等等。一樣的配方,不變的味道,在消費方式多種多樣的當下,這些擁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字號屹立不倒,既讓人欣慰,也讓人好奇——爹媽輩甚至祖輩的品牌,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能夠吸引口味挑剔的新生代消費力量。

消費者喜歡老字號,產品穩定的質量固然是一方面。大白兔口感穩定,也就讓消費者形成穩定的預期。在快速消費的年代,消費者不希望花太多時間用于挑選商品,有影響力、有公信力的產品,自然容易獲得更多關注。

然而,單單依賴穩定的質量,還不足以解釋為什么年輕人也加入了追捧老字號品牌的隊伍。幾乎所有喜歡老字號的年輕人,口里都離不開“情懷”二字。情懷本身無關褒貶,在當下的語境中,常常用以表達對過去生活方式的留戀。一個有情懷的人,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在某種浮躁的社會空氣中,其人格和品性也呈現出積極的一面。

不過,認真想來,在90后、00后消費者出生成長的年代,這些老字號其實已經告別了其鼎盛期。如今30歲以下的年輕人,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成長,在他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產品不斷迭代、新事物替代舊事物的記憶。拿娛樂生活來說,從小鎮破敗影院的游戲廳,到家家戶戶流行的“小霸王”,再到后來的個人電腦和游戲主機,這代年輕人從來都是在生活方式的不斷顛覆中成長的。

以年代而論,大白兔奶糖應該屬于他們父輩更熟悉的產品才是。畢竟,哪怕是最早一批90后,他們也沒有任何計劃經濟時代的記憶。家里泛黃的舊糧票,在他們眼中就是“老古董”,自然也無從體會物質貧乏年代,那些老字號產品對人們生活的意義。

為什么年輕人把這些更“年長”的品牌,當成屬于自己的情懷呢?一個重要原因或許是,在真正屬于他們的年代,生活方式激烈變化,反而留不下太多的現實記憶,而且難以維持市場需求。以90后更熟悉的干脆面來說,在全社會講究健康飲食的當下,干脆面已失去了主流市場空間。

相反,部分老字號因為質量穩定,能滿足消費者的基本需求,成為年輕人尋找情懷寄托的新方法。盡管他們年少時,對消費老字號產品,并非有太深刻的體驗,但是父輩的“言傳身教”,再加上影視作品的渲染,他們的情懷記憶就很容易被激發,被嫁接到這些老字號身上。正所謂,情懷總在失去以后,沒有真正得到過的東西,才最讓人感傷。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如今的年輕消費者已形成了對新銳品牌和洋品牌“怯魅”的習慣。這從曾經叱咤風云的洋快餐在市場上褪去了“小資”的外衣,走親民化路線就可見一斑。人們更樂意憑商品帶來的實際體驗來選擇消費,而不再以品牌名稱為唯一的消費信仰。

商家販賣情懷,也是借力打力?,F在,不僅有大白兔奶糖這樣的如假包換的老字號,也有打著情懷旗號的市場新銳。比如,某新興白酒品牌在營銷文案中說:看見你的容顏,卻已是匆匆那年。在這個喝白酒不那么“高大上”也少了許多社會認同的時代,商家為吸引年輕人想出這樣的臺詞,恐怕也是憋盡了“洪荒之力”。

不過,能贏得年輕人的老字號品牌并不多,許多老字號仍然在生存線上掙扎,失去了生產高質量產品的能力與愿景,甚至連自身的品牌權益都面臨威脅??梢?,打好一張情懷牌,并不那么容易。


責任編輯:陳思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乘改革開放春風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詳情】

2018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中國特殊食品在2018年邁入了新階段。【詳情】

第99屆全國秋季糖酒會在長沙...超三千家食品酒類調味品及相關產業展商相聚長沙。【詳情】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關于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系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說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