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婷婷-中文字幕精品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人體水周轉率方程揭示 每天喝八杯水有點多

發布時間:2022-12-14 15:01:56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

每天喝八杯水(約2升)有利于身體健康,這真的科學嗎?

近日,一項發表于《科學》雜志的研究顛覆了以往人們對飲水的認知,認為上述飲水建議可能超過大多數人真正的需水量。

在該研究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能量代謝與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深圳理工大學(籌)藥學院講席教授約翰·羅杰·斯彼克曼院士團隊聯合近100個國際團隊,基于穩定同位素法,對26個國家共計5604名受試者進行了研究,樣本年齡覆蓋8天大的嬰兒到96歲的老人,推導出全球首個用于預測人體每天需水量的公式,首次揭示了人類全生命周期的需水量規律。

“了解影響水周轉率的因素以及各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是我們在預測未來水需求方面向前邁出的一大步。這項工作建立在來自世界各地科學家的貢獻基礎上,顯示了國際科學合作在回答重大科學問題方面的重要性。”論文通訊作者斯彼克曼表示。

不同人群的需水量各有不同

沒有水,人類只能生存3天。人體每天的水周轉量即水的總交換量,包括了我們攝入的水分和流失的水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需水量。

斯彼克曼團隊聯合國際團隊,基于國際“雙標水”數據庫,運用氘稀釋技術測量了受試者的水周轉率,發現20—35歲男性每天的水周轉量為4.2升,30—60歲女性每天的水周轉量為3.3升,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到了90多歲,都下降到2.5升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水周轉量并不等于飲用水的需水量。例如,一名20多歲的男性每天水周轉量為4.2升,但并不需要飲用4.2升水,因為人體代謝和體表水交換可提供其中的15%,其余85%的需水量來自于食物和飲水,食物和飲水各半,因此該年齡段男性每日平均飲水量為1.5—1.8升。

相比之下,女性飲水量較小,因為女性的非脂肪成分低于男性,例如一位20多歲的女性,每日的飲水量可能為1.3—1.4升。

“該研究的一個主要結果是,每天8杯水(或每天約2升)這個飲用水推薦量,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太高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張雪映表示。

此外,研究發現水周轉率的個體差異較大。例如僅在成年人中,有些人每天的水周轉率僅為身體水分的5%,而另一些人的水周轉率則高達20%。不同年齡段、性別、國家的人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因此,一刀切的健康建議并不適合對個體進行精準化健康指導。

飲用水和富水食品管理方案制定有了新依據

張雪映介紹,在過去的研究中,對于人類需水量的研究大多依賴于主觀問卷調查和實驗室里的生理學研究,樣本量少且評估方法不精準。

而該研究團隊用氘稀釋技術客觀精確地測量了受試者的水周轉率,研究了整個人類生命過程中,體重、年齡、身體成分、總能量消耗、身體活動水平等因素,以及氣候、緯度、海拔、溫度和濕度等條件對水周轉率的影響。

分析發現,生活在炎熱潮濕的環境和高海拔地區的人群,以及運動員、孕婦、哺乳期婦女和高體力運動水平人群中,水的周轉率更高。此外,在發展中國家和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群中,也觀察到較高的水周轉率;日常體育活動也會增加水周轉率。

此外,該研究提到,水周轉率被證明與很多生理健康指標相關,例如身體活動水平、體脂率等,并首次提出了水周轉率可以作為反映人類代謝健康的新生物標志物的理念,這為肥胖、糖尿病等各種代謝慢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上述因素對水周轉率的影響,科研人員開發了全球首個用于預測人體水周轉率的方程式。“該方程可以運用在世界各地的國家與地區,只需要了解一個人的基本生理指標和其所在生活環境的平均溫度和濕度,就能預測一個人的需水量。”張雪映介紹。

隨著世界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氣候變暖,該研究提供了大數據集指導下用以預測人類需水量的方程式,為未來飲用水和富水食品的管理方案的制定與改進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水是生命所必需的,水周轉率與需水量密切相關,該研究邁出了建立個性化預測水周轉率算法的第一步。”斯彼克曼表示。目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已成立國內首個“雙標水”實驗室和精準人類營養實驗室,將進一步揭示生命規律,為人類制定精準營養策略提供科學指導。


責任編輯: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喂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平。【詳情】

友情鏈接: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于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系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說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