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進貨查驗制度豈能形同虛設
發布時間:2019-02-20 14:09:06 | 來源:檢察日報 | 作者:史洪舉
針對速凍水餃被檢測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消息,三全公司2月17日回應稱,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已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其擁有完整的食品安全生產和溯源體系,除繼續要求豬肉合規供應商強化檢測檢驗外,也在進一步落實更好的檢測和控制非洲豬瘟的措施和辦法。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多家速凍食品企業卷入非洲豬瘟病毒背后,很大原因是速凍食品行業的進貨查驗制度形同虛設(2月18日中國新聞網)。
據報道,除了三全,包括金鑼、科迪、康利思、齊匯、惠萬家在內的多個速凍品牌樣品均被曝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可以說,在防范非洲豬瘟病毒方面,速凍品牌大面積失守,這無疑讓消費者對涉事公司及整個行業的食品安全產生極大懷疑。涉事企業理當吸取教訓,引以為戒,筑牢食品安全防線,避免出現更大危機。
消費者之所以相信知名品牌和大型企業的產品,主要在于在人們的印象中,這些企業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較高,有能力構建科學有效的食品檢驗制度和病毒防控機制。但事實卻無情地表明,這些知名品牌的食品安全防控體系并非人們想象得那么牢靠。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相關規定,禁止企業生產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制品;禁止生產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制品。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等內容。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有輸出合格產品的絕對義務。要知道,在集貿市場購買產品和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有著本質區別。消費者之所以更相信后者,就在于其天然地認為后者有著完備的檢驗制度,能夠將不合法原材料和不合格產品拒之門外。如今,知名品牌的產品被檢測出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無疑折射出相關檢驗制度層層失守。
一般來說,生豬屠宰前均需進行檢疫,豬肉供應商向速凍產品供應食品原料時需要供應檢疫合格的豬肉。同時,根據三全公司的聲明,其擁有完整的食品安全生產和溯源體系。對每一批次的原料豬肉都有溯源系統。那么,理當通過翔實調查,查清這些制作含有非洲豬瘟病毒水餃的豬肉來自哪家豬肉供應商,該供應商是否真的盡到了檢疫義務,該供應商是否還將豬肉銷往其他企業。
雖然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感染人,但已足以引起人們的不安和對食品安全的焦慮。對此,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食品生產企業,均應有針對性地構筑防火墻,強化對非洲豬瘟病毒的檢驗和進貨檢驗制度,最大限度地規避自身風險,不要讓知名企業陷入食品安全風險,加劇消費者恐慌心理。
史洪舉
責任編輯:陳思乘改革開放春風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詳情】
2018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中國特殊食品在2018年邁入了新階段。【詳情】
第99屆全國秋季糖酒會在長沙...超三千家食品酒類調味品及相關產業展商相聚長沙。【詳情】
質量興農萬里行海南站質量興農的大旗從云南傳到了海南。【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