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賣交易仍需強化監管
發布時間:2019-06-24 09:53:02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
我國已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外賣監管體系,確立了以平臺責任為抓手的監管原則,但在標準體系、監管、認證、追溯、信用體系及檢驗監測體系等層面仍相對滯后。保障幾億人“舌尖上的安全”,需要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強化網絡餐飲經營者主體責任,提高違法成本
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是復雜的社會工程。網絡餐飲問題也屬此類,甚至是食品安全監管中的難點,需要動員多元主體力量,實現共同治理。
我國已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外賣監管體系,確立了以平臺責任為抓手的監管原則,但在標準體系、監管、認證、追溯、信用體系及檢驗監測體系等層面仍相對滯后。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經營業態,監管技術方面沒有跟上形勢。因為,外賣交易在網絡上完成,來源廣泛、真偽難辨的海量信息群,使得監管者處于一個較為被動的狀態,執法技術難度大。比如,網絡經營主體面對無證查處,往往通過異地經營或者“小證大做”等措施來規避檢查;有經營主體遇到執法人員檢查,會采用關門歇業、之后再開門營業的對策;有些經營主體以頻繁更替經營主體方式逃避監管。
更重要的是,隨著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的建立,從事餐飲的經營主體數量在近幾年內急劇上升。一些小型網絡餐飲的經營主體對食品安全衛生問題不夠重視,不規范經營的行為時常發生。面對急劇增長的餐飲數量,原有的監管方式、監管要求和監管目標已經遠遠超出一線執法人員的工作負荷,難以適應新條件下餐飲監管的要求。
時至今日,外賣已經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在線外賣收入高達4712億元,占全國餐飲業收入比重上升到10.6%,在線外賣用戶規模約3.6億人。保障這幾億人“舌尖上的安全”,需要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強化網絡餐飲經營者主體責任,提高違法成本。
目前,現有法律條款都是單方面在食品安全和互聯網管理兩方面的規定,而且很多只是原則性的規定,針對網絡餐飲安全的法律尚未出臺。實踐中,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同時引用兩方面法律條文有時會有適用不當甚至是條文之間矛盾沖突的現象,損害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等合法權益。
我國現有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規涉及內容較多,且在不斷完善階段。考慮到立法成本,可探索將現有食品安全相應法律法規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形成網絡餐飲專門性法律。特別是要將對于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行為的法律規定納入到完善網絡餐飲市場法律法規內容中,將其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行為的監督和管理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
同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線上線下聯動,嚴厲打擊專項檢查中發現的網絡訂餐違法行為,保持嚴懲重處高壓態勢,嚴肅查處違規平臺和人員,暢通違法信息舉報渠道,增強信用懲戒權威性,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乘改革開放春風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詳情】
2018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中國特殊食品在2018年邁入了新階段。【詳情】
第99屆全國秋季糖酒會在長沙...超三千家食品酒類調味品及相關產業展商相聚長沙。【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