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抗到抱團 國產葡萄酒產區化之路
發布時間:2023-06-30 09:26:51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翟楓瑞
隨著產區化概念的加強,各葡萄酒產區也在推動國內葡萄酒市場發展。6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銀川市政協圍繞全市葡萄酒產業發展開展常委會專題協商議政。此外,煙臺產區于6月成立了國內首個“葡萄酒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從上述內容中不難發現,國內葡萄酒市場不再以某個獨立品牌為主,轉而向著產區化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國內葡萄酒市場而言,產區化發展是必然趨勢。產區化發展不僅是企業行為,同時也是產區政府行為,有政府的背書和支持,可以助力產區內葡萄酒企業良性發展。不過目前國內消費者對于葡萄酒產區的認知還有待加強,這就需要政府和產區加強宣傳力度,打響國內葡萄酒產區的名片。
產區一把火
隨著產區概念的加強,國內各葡萄酒產區近期可謂動作頗多。作為世界葡萄酒中一顆“新星”,銀川市政協將“打造銀川市葡萄酒品牌 加快推進世界葡萄酒之都建設”確定為常委會專題協商議政主題之一。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銀川市今年將以“產業振興”為牽引,聚焦產區配套完善、全鏈創新賦能、文旅融合發展、品牌推廣營銷,提高產業效益。至2023年底,全市釀酒葡萄種植基地總面積達到27萬畝以上,組織參加國內重點展(銷)會,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及銀川市區建立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城市體驗中心20個,力爭釀酒葡萄產量達到9萬噸,葡萄酒原酒產量達到5.8萬噸(7500萬瓶),葡萄酒銷售總額突破8億元,酒莊旅游接待120萬人次以上,綜合產值達到300億元。
銀川市政協主席魏和清表示,要把握當下重要發展契機,力爭把銀川葡萄酒產業做出國家級水平。搶抓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機遇,在找差距的同時,補齊短板,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無獨有偶,今年6月中旬,國內首個“葡萄酒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煙臺成立。據了解,該葡萄酒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由煙臺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與魯東大學、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聯合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80多家院校、行業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成立。
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煙臺葡萄與葡萄酒協會會長孫健表示,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當務之急是要擴大消費場景,需要政府、協會、院校、科研機構、廠家、商家共同努力。葡萄酒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可以在擴大葡萄酒消費場景方面發揮更大價值。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產區文化其實是大協同,同時也是資源整合。但從目前市場來看,葡萄酒產區融合并沒有給企業帶來真正紅利。因此,更多的企業目前仍在觀望、考慮中。
價格戰掣肘
產區概念的興起,背后是葡萄酒品牌此前單兵作戰,價格戰導致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失去信心。這也使得國內葡萄酒市場產量、銷量出現連續下滑。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23年5月全國葡萄酒當月產量與去年同期持平。2023年5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1萬千升,同比持平。2023年1-5月全國葡萄酒產量5.1萬千升,同比下滑22.7%。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了解到,自2012年到達到138.2萬千升高點后,國產葡萄酒產量便開始持續走低。2013-2016年,國產葡萄酒降幅相對較小,仍穩定在100萬千升以上,而2017年則近乎腰斬,產量僅為67.91萬千升。到2021年,國產葡萄酒產量為26.8萬千升,2022年則出現進一步下滑,產量降低至21.4萬千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產量下滑的同時,葡萄酒市場的銷售收入也出現下滑。2015年規模以上葡萄酒企銷售額為466億元,2016年開始便逐年下降。2015-2022年分別為466億元、463億元、319億元、176億元、143億元、100億元、90億元以及79.04億元。
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國產葡萄酒經歷前幾年惡性競爭,各大國產葡萄酒大打價格戰,產品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低價的背后是不斷降低品質,后來整個國產葡萄酒失去中國消費者信任。
打破市場單一化
事實上,雖然國內葡萄酒向著產區化發展已逐漸成為趨勢,但擺在國內葡萄酒市場面前的問題仍有很多。由于國內葡萄酒產區概念發展較晚,消費者對于產區概念仍有待提升。同時,品種相對單一也阻礙著國內葡萄酒行業的發展,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表示,產區化是模仿“舊世界”的品牌形象,但是目前國內葡萄酒文化相對薄弱,企業或地方政府應該將主要精力用于葡萄品種和釀酒工藝的提升與創新上。
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葡萄酒企業在種植上,紅葡萄酒占比高達80%,其中紅葡萄品種赤霞珠占比60%。中國葡萄酒市場品種較為單一,使得中國葡萄酒缺乏個性化、多元化。
業內人士分析稱,中國葡萄酒市場想要解決單一化問題,就要重視原料基地建設。品牌需要培養出優質小產區品質,實現葡萄酒質量的多元化、優質化發展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除產品相對單一外,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也有待加強。據國際葡萄和葡萄酒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葡萄園種植面積為855千公頃,僅次于西班牙的966千公頃,排名世界第二。但中國葡萄酒產量自2015年開始,已出現連續下滑。
葡萄酒行業資深人士表示,中國葡萄酒市場缺乏對消費者的培育,這就使得葡萄酒的推廣愈發艱難。同時,葡萄的種植、葡萄酒制作過程中的規范度,仍有待提高。
朱丹蓬進一步分析認為,目前國內暫時還未形成產區概念的價值感,國產葡萄酒要想重新建立消費者信任,就需要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國產葡萄酒在品質上的提升。
稻香村創立250周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