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康負責,新銳飲料企業選擇天然代糖赤蘚糖醇
發布時間:2023-07-14 13:27:06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癌癥研究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針對此前“阿斯巴甜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風波再次發文,稱阿斯巴甜是可能的致癌物。阿斯巴甜被廣泛用于飲料中,這或將為飲料行業帶來“巨震”。
近些年來,消費者對于飲料的偏好,悄然發生變化,如今的消費者在選購飲料時,既會考慮產品的口味、口感,也會通過配料表、營養成分表來分析一款飲料對于健康的影響,在這一流行趨勢下,零糖飲料愈發受到消費者歡迎。
所謂零糖飲料,即在飲料中不添加白砂糖、果葡糖漿等糖類,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規定,只有一款飲料中含糖量不超過0.5g/100mL才能稱之為無糖或不含糖。
但實際上很多零糖飲料也是有甜味的,這就要歸功于眾多的代糖。
代糖按照營養價值可以分為營養性代糖和非營養性代糖,營養性代糖有麥芽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非營養性代糖則有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甜蜜素、甜菊糖苷、羅漢果糖苷等。
代糖又可以分為人工合成代糖和天然代糖,例如阿斯巴甜、甜蜜素就屬于人工合成的且應用較為廣泛的代糖,而天然代糖則自然存在動植物、微生物中,通過提取即可獲得,例如赤蘚糖醇、甜菊糖苷等。
人造代糖安全性引擔憂
雖然零糖飲料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零糖飲料進入市場,繼防腐劑、食用色素(著色劑)之后,人造代糖也成為了讓消費者產生擔憂的食品添加劑。
目前看來,一部分人工合成的代糖的確存在健康風險。
2022年9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中心、巴黎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雜志》(BMJ)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稱,人造代糖不是糖的健康和安全替代品,較高的人造代糖攝入量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而不久前,人工合成的且在眾多零糖飲料中都有添加的阿斯巴甜則惹上了致癌爭議,外媒消息稱,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或將于今年7月首次將人工代糖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
甚至早在1997年,意大利拉馬齊尼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結果就顯示,嚙齒類動物的某些癌癥表現與阿斯巴甜的使用顯著相關。
在我國,阿斯巴甜可以在冰淇淋、雪糕、蜜餞、果醬、面包、沙拉醬、濃縮湯料、碳酸飲料等眾多食品中使用,尤其在無糖可樂中,阿斯巴甜就是其中的主要代糖。
還有一些人工合成的代糖仍然存在質疑,例如甜蜜素在40多個國家被禁止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攝入過量會對人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
新銳飲料企業傾向選擇天然代糖
誠然,飲料生產企業只要遵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無論使用人工合成代糖或是天然代糖都是合法合規的,但為了滿足消費者對于健康的追求,打消消費者對于某些代糖的擔憂,其中一些食品、飲料生產企業仍然會首選天然代糖。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消費者對健康、低熱量食品和飲料的需求日益增長,飲料行業正在尋找人工代糖的天然替代品。
國內企業元氣森林、奈雪的茶等生產方都宣稱使用天然代糖,放棄阿斯巴甜。值得一提的是元氣森林成立于2016年,是國內率先推出0糖0脂0卡氣泡水的生產方,隨后也在飲料行業中掀起了“0糖0脂0卡”熱潮。
而以元氣森林為主的氣泡水中大多選擇使用天然代糖赤蘚糖醇作為主要的代糖,赤蘚糖醇自然存在于許多微生物、動植物中,而且由于它的能量系數為0 KJ/g,所以元氣森林“0糖0脂0卡”正是歸功于赤蘚糖醇。此外,為了消費者能從傳統含糖飲料過渡到零糖飲料,代糖帶來的甜味與蔗糖帶來的甜味也要盡量接近,而赤蘚糖醇恰好可以近乎完美地取代蔗糖。
有消息顯示,國際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四月份對一款健怡可樂進行了有限的市場測試,該可樂用羅漢果和甜葉菊等天然代糖取代了阿斯巴甜。
從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安全性來看,早在1999年,WHO/FA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JECFA)就對赤蘚糖醇的安全性進行了審查,認定其ADI(一日攝取容許量)為“無需規定”,屬最高安全類別。
有些消費者會注意到,實際上元氣森林的氣泡水中實際添加了多種代糖,除去主要的代糖赤蘚糖醇外,還添加了甜菊糖苷、三氯蔗糖。
實際上,多種代糖復用一方面是出于成本上的考量,例如赤蘚糖醇甜度相當于蔗糖的70%,單一使用時不僅成本較高,而且有可能造成飲料口味淡。
另一方面,代糖復用時可將各種代糖的特性綜合利用,達到更好的甜味協調性。因此,元氣森林使用三種代糖實際上是合理的,也是眾多零糖飲料紛紛采用的一種做法。
從安全性上看,赤蘚糖醇和甜菊糖苷同屬安全性較高的天然代糖,而少量使用的三氯蔗糖屬于第五代代糖,具有穩定性高、親水性強、高甜度、純正甜味等優點,與阿斯巴甜等雖然同屬人工合成代糖,但三氯蔗糖更為安全。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喂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平。【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