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消費升溫 小“粽子”如何撐起大“產業”?
發布時間:2024-06-07 09:03:39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
端午假期將至,一年一度的“粽子大戰”也已打響。記者了解到,各種口味的粽子成為近期生鮮電商平臺上最暢銷的商品。
“當前,粽子消費場景逐漸多元化,不僅限于傳統節日,還融入了日常零食和下午茶等場合,進一步拓寬了市場。創新口味與高端食材的應用,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體驗的追求,推動了市場的高端化發展。”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表示。
6月6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市大興區某會員超市注意到,粽子被擺放在顯眼位置,既有蜜棗、豆沙等傳統經典口味,也不乏蛋黃排骨、高湯干貝等新穎風味。
“截至6月6日,叮咚買菜上線了40多種不同口味的粽子產品。除了傳統的白米粽、豆沙粽、鮮肉粽外,叮咚還研發定制了青稞芋泥烏米粽、寧波傳統堿水粽等創新產品。從銷量來看,傳統口味鮮肉粽和蛋黃肉粽依舊最受用戶喜愛,日均銷量近萬份。”叮咚買菜方面表示。
本來生活平臺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包裝設計上,今年為旗下“功福粽”開發了更多創意盒型,依舊專注發掘、傳播端午文化,并開發更多創意盒型,將禮俗以更新穎、豐富的形式融入消費場景中。
星巴克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今年一共推出了4種口味的星冰粽,其中3款是新品。
“對于‘粽子經濟’而言,創新升級與產品迭代顯得尤為重要。粽子品牌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口味、包裝和營銷策略,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并通過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和忠誠度。”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小粽子正在成為大產業。6月6日,中國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中國粽子行業消費與品牌現狀白皮書》顯示,2024年受文旅經濟、禮品經濟帶動,中國粽子市場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同比增長8%至103億元。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我國現有6300余家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含“粽子”,其中超八成為個體工商戶。2024年1月份至5月份,新增注冊相關企業170余家。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消費者對粽子文化內涵和情感體驗的日益重視,深刻影響了粽子行業。這推動了產品升級、品質提升,促進了文化傳承與創新,同時提高了行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除了粽子外,艾葉、五彩繩等傳統民俗用品也出現熱銷。美團外賣數據顯示,端午前一周,傳統習俗中寓意著“辟邪安康”的節令商品銷售增長迅速,其中五彩繩銷量同比增長196%,艾草同比增長119%。
叮咚買菜鮮花業務負責人俞水對記者表示,為滿足今年旺盛的市場需要,叮咚買菜新開拓了多個艾草種植基地增加備貨,預計今年端午艾草花束的銷售同比翻番,將突破百萬份,創歷史銷售新高。
稻香村創立250周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