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檢驗報告”?自釀酒安全咋保證?
發布時間:2018-04-19 13:22:15 | 來源:中國醫藥報 | 作者:
新聞背景
近日,北京市清理規范第三批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自釀酒成品安全檢驗合格報告”成為被清理的其中一項。這意味著今后自釀酒在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時,不會再被強制要求提交一份由第三方機構提供的“安全檢驗合格報告”。取消審批中介服務這一道安全門檻后,自釀酒的食品安全該如何保障?該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媒體觀點
法制日報:
自釀酒“檢驗報告”不能一廢了之
目前,市場上的自釀酒魚龍混雜,不少產品并沒有任何安全認證,生產者也無相應的生產資質。針對此種情況,有關部門才在審批自釀酒的經營許可時增設了一道門檻——在餐飲服務中提供自釀酒的經營者,申請許可前應當先行取得具有資質的食品安全第三方機構出具的對成品安全性的檢驗合格報告。然而,這一道質檢關口卻被一些經營者慢慢攻破——一些第三方機構拿了經營者的錢,出具的安全檢驗報告不能真實反映檢驗結果,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北京將“自釀酒成品安全檢驗合格報告”清理掉,也是向檢驗造假說“不”。
不過新的問題又來了,將來如何保障自釀酒的安全以及消費者的權益呢?相關部門表示,今后將加大對自釀酒產品的抽查力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取消“檢驗報告”后,如何做好后續監管更考驗監管者的智慧。除了堅決查封銷毀抽查不合格的產品、以重罰警示其他經營者外,還應建章立制,出臺相應的法規進行規范。
總之,自釀酒“安全檢驗合格報告”不能一廢了之。
北京青年報:
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
相比工廠化、標準化和工藝化釀酒,自釀酒準入門檻低、受眾群體廣、品種門類多,可滿足消費者個性且多元的需求,但同時也存在安全風險高的問題。現在,“自釀酒成品安全檢驗合格報告”已從北京市行政審批事項中“下架”,自釀酒上市的準入門檻降得更低,在簡政放權激活市場的同時,由此增加的安全風險必須通過后續的防控把關來化解。
一方面,必須進一步明確生產經營者的第一責任,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犯罪入刑的大背景下,更應強化其底線意識和責任意識,嚴格食品安全條件和標準;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對自釀酒要加大抽查和抽檢力度,通過后續的監管措施,督促責任方落實“自行編制自釀酒成品安全檢驗合格報告,也可委托有關機構編制”的自控措施。
同時,消費者應當意識到自釀酒有較高安全風險,在做出消費選擇時須慎之又慎。
中國江蘇網:
簡政放權后更要加強管理
目前,自釀酒市場發展勢頭迅猛,其種類繁多,渠道多元,既有專門的自釀啤酒吧,也有餐館自營的特色釀酒,電商售賣的自釀酒更是“五花八門”。而這些自釀酒多數都沒有安全認證。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市有關部門卻清理掉了關于自釀酒管理的一些行政審批事項,似乎有些不合時宜。
鑒于自釀酒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不僅不能放松對其管理,而且還要更加嚴格;不僅要提高準入門檻,還要進行相應的食品追溯管理。
責任編輯:陳思新時代 新春糖 第98屆全國...3月22日起,第9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成都舉行。【詳情】
2016中食協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協品牌戰略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邛崍舉行【詳情】
2015國際洗手日·滴露千萬...2015年10月14日,在第八個國際洗手日前夕【詳情】
解讀培根火腿新名字:致癌物“豬肉牛肉羊肉都是致癌物”的說法充斥網絡。【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824992
投訴建議:010-88824992
電子郵箱:food@china.org.cn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