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婷婷-中文字幕精品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當前位置 > 首頁 > 飲用水質量地圖

120重點城市水質公開指數首發 哪個城市公開最好?

發布時間:2019-09-12 13:46:48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

蔚藍地圖APP上線以來,一直在持續關注、收集全國水質信息。近兩年,各級政府部門在水環境監測和信息公開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水質數據以平均每年60萬條的速度增長。以此為基礎,今年6月我們上線了蔚藍城市水質指數。

為進一步推動水環境質量信息公開,提高公眾的水環境保護意識,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基于相關法規要求和保護公眾環境權益的需要,開發了水質信息公開指數(WQTI),并首次針對全國環保重點城市2018-2019年水質信息公開狀況進行了評價,形成了120個環保重點城市的得分及排名。[1]

評價方法

水質信息公開指數(WQTI),從系統性、及時性、完整性和用戶友好性四個維度對各級政府地表水、地下水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信息發布情況進行量化評價。指數滿分100分,地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分別占50%、30%和20%比重。

WQTI評價項目

圖片.png

WQTI評價維度

圖片.png

評價結果

水質信息公開WQTI指數 全國前十名

圖片.png

水質信息公開WQTI指數 全國倒數十名

圖片.png

WQTI指數省級平均分排名

平均分最高的省份是湖北,59.67分,北京、上海緊隨其后;省級得分最低的是新疆,24.10分,其次是河南和遼寧。

WQTI指數評價城市分布及得分地圖

圖片.png

主要發現

01

水質公開較及時,但不夠全面和完整

進展:

水環境監測進展:

  • 2018年,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建成聯網,監測點位布局得到優化,監測點位數量大幅增加。

  •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也建設完成,共有專業監測點10169個。

  • 考核斷面采測分離,實現“國家考核,國家監測”,提升了數據質量。

水質信息公開擴展:

  • 更多地區的公開范圍從國考斷面,擴展到省、市乃至縣級斷面,從僅描述水質概況到完整發布監測數據。

  •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信息發布走上有序軌道。

  • 多個省市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地下水水質現狀有所披露。

不足:

評價中我們看到,多數城市的水質信息公開較為及時,但全面、完整和友好發布差距顯著。

具體而言:

全面性:少數領先城市發布全部國控、省控乃至市控監測斷面水質;大部分參評城市僅發布國控監測斷面的水質。

及時性:絕大部分城市能夠按監測頻率發布水源地水質報告;仍有少數城市按月監測按季度發布,信息發布滯后。

完整性:極少數城市完整公開了全部監測項目的監測結果;絕大部分城市僅公布監測斷面水質類別或是否達標。

友好性:很多城市將原環保部門網站并入當地政府綜合門戶網;但信息分類不清,難以檢索,且刪除大量歷史數據。

02

地表水信息公開程度最高,但地域差距顯著

在WQTI指數評價中,地表水平均得分率為47.97%,在三項評分中得分率最高。

基于各地信息公開,蔚藍地圖得以系統收錄相關信息,包括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14639處,地表水水質數據達270多萬條。

優秀案例: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數據(地圖的形式每4小時頻率發布在線監測數據)

圖片.png

威海市生態環境局-威海市河流水質檢測結果(公開了水質監測項目的具體監測數據)

圖片.png

武漢生態環境局-主要河流斷面水質(以地圖的可視化形式公開了水質信息) 

圖片.png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廣州市重點整治河涌水質監測信息(不僅公開了本市重點河流水質狀況,并且公開了主要河涌水質信息及整治情況等信息)

圖片.png

不足:

  • 部分城市地表水水質信息不做常規發布,僅在年度環境狀況公報中略加描述。

  • 各地發布的地表水報告在內容、頻率、格式方面有顯著差異。

  • 一些地區水質信息公開不進反退。國考核斷面采測分離后,一些地方不再主動發布本行政區內國控斷面水質監測結果。還有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網站改版后不再發布水質報告,或者降低信息顆粒度發布。

03

水源地常規信息公開最為一致,但信息完整性最低

《全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信息公開方案》(下面簡稱《公開方案》)使得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信息發布有章可循,公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的城市也最多。

蔚藍地圖共收錄公開的飲用水水源地3867處, 2018年飲用水水源水質信息近19萬條。絕大部分省市按照《公開方案》要求發布了水源地達標狀況、超標項目和超標倍數。

飲用水水源水質信息公開優秀案例:

武漢市

武漢市不僅按月公開地級水源水質,而且按月公開縣級水源水質,還公布鄉鎮水源地水質。飲用水水質公開WQTI分指數得分全國第一。

武漢市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簡報(每年公布全部鄉鎮水源地的水質類別)

浙江省

浙江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以地圖可視化形式公開水源地水質實時數據。

圖片.png

臨夏州

臨夏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公布了水源水質具體監測指標,難能可貴。

圖片.png

不足:

  • 水源地水質公開的最大不足在于完整性。僅少數省市公開了水質類別,公開全部監測項目結果的更是鳳毛麟角 。

  • 《公開方案》要求自2018年第一季度起按季發布縣級水源地水質報告,仍有27個參評城市沒有公開縣級水源水質監測結果,占22.5%。

  • 《公開方案》要求地級以上水源地每年、縣級水源地每兩年監測和發布水源地水質全監測結果,但有86個城市沒有按規定公開2018年度監測結果。

04

地下水信息公開總體最差,近半城市尚缺乏基本披露

地下水水質公開是本次評價的得分洼地,120城市平均得分率為31.45%,低于地表水和飲用水源地。多數城市僅公布了地下水飲用水水源的水質情況,半數省份通過水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對地下水現狀水質和目標水質有所披露,僅有個別城市發布地下水水質報告。地下水水質信息公開情況遠低于地表水及飲用水水源水質。

優秀案例:

洛陽

洛陽市環境質量月報,不僅公開了地下飲用水水源水質,同時公開了地下水環境質量。

圖片.png

黑龍江省

黑龍江水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公開了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目標清單。

圖片.png

對水質信息公開的建議

01實時發布國家地表水水質監測結果

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網正在調試,建議全面投入使用后,地表水水質監測結果全部實時發布。

02督促水質信息公開滯后地區,依法依規發布相關信息

本期評價中,有12城市WQTI得分30以下,各類水質信息公布不全。建議將水環境信息公開情況列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內容,督促這些落后地區盡快履職盡責,依法及時完整公開水環境質量信息。

03制訂水質信息公開細則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修訂發布,使得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按照統一模式,對空氣質量進行一致性的監測和發布,極大促進了公眾知情,有力推動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開展。

各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水環境質量信息”所包含內容的理解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水質信息公開程度高低不一,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全國性的水質信息公開規范。建議吸取空氣質量信息公開的成功經驗,制訂水環境質量信息公開細則,明確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海水水質信息發布的主體以及內容、頻率、格式等要素。

04盡快解決因機構調整而形成的信息公開真空問題

當前水環境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和機構調整亦有一定關系。

2009年原國土資源部和原水利部的信息公開目錄將地下水監測點監測結果和河流水資源質量狀況、湖泊水資源質量與營養狀況、水庫水資源質量與營養狀況、省界水體水資源質量狀況和水功能區水資源質量狀況的分析評價列入主動公開范圍。

2015年新《環保法》規定環境質量信息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布,且2018年機構改革后,原水利部的流域水環境保護和和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移交給生態環境部,但流域水質狀況和地下水水質狀況信息的發布尚未實現無縫對接,甚至出現“三不管”的信息真空。

例如水利系統部分流域管理局停止發布流域水質狀況報告,但該流域內省市生態環境部門亦未發布本地水環境質量報告;又例如地下水水質監測結果的信息公開申請,在不止一個省的生態環境部門和自然資源部門之間被踢皮球。

建議完善各部門職能交接、信息公開體制及數據共享機制,落實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信息公開的監測和保障措施,便利公民參與、知情、監督環境信息公開。

附件:2018-2019年度WQTI得分排名

圖片.png

圖片.png

圖片.png

圖片.png

      [1]評價截止時間為2019年5月30日

責任編輯:陳思

農資經營講誠信 農安信用保安...2019年質量興農萬里行再出發!【詳情】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乘改革開放春風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詳情】

2018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中國特殊食品在2018年邁入了新階段。【詳情】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于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系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說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