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酒+創新”雙引擎,洋河蓄力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5-04-29 15:44:06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4月28日晚,洋河股份發布2024年報。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88.7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73億元。
2024年,白酒行業存量競爭持續加劇。洋河股份主動調整發展節奏,以行業第一的儲能保障產品升級,以創新變革的舉措拓寬“護城河”,提升核心競爭力,彰顯企業發展韌性。
儲能領先,鍛造發展韌性
根據國家統計局,1-3月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白酒產量103.2萬千升,同比下降7.3%。面對行業變化和競爭,洋河股份堅守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以“產能+儲能”,展現出強大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
洋河擁有行業領先的生產規模,在江蘇、貴州、西藏、湖北等區域,共建成了20余平方公里的釀酒產業園,所擁有的名優窖池7萬口,2000多口老窖池,是國內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使用時間最長、微生物種類最豐富的釀酒窖池群之一,至今仍在釀酒生產中發揮作用。每克窖泥含超2000種微生物、35道工序環環相扣、137道工藝精雕細琢,這些古老的窖池是活著的文物,更是400年的釀酒密碼,造就了洋河超16萬噸的原酒年產能,高達100萬噸的儲酒能力,70萬噸的龐大老酒存量。因窖池規模宏大、儲酒數量行業第一,近期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大規模的白酒窖池群”。這些殷實的“家底”是洋河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看到這幾個數據,就讓人覺得“穩了”。
正如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所說,白酒產業是長周期屬性的“時間產業”。白酒產品的釀造工藝決定了白酒產業的長周期屬性,也注定了白酒產業重資產、長投入、長回報的產業規律。
無論是廠區規模、窖池數量、原酒產能還是儲酒能力,洋河均穩居行業前列。而提前布局、厚積薄發是洋河人的追求,因此也保證了未來數十年洋河的產品品質和產品創新,更彰顯了洋河的深厚底蘊和長期勢能。
產品創新,蓄勢未來發展
當前,消費已進入理性時代,消費市場從“規模紅利”邁向“價值紅利”,消費者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定義”。而洋河預測到消費形態的變化,近年來從“釀酒者”蛻變為“生活方式的創意者”。從以“中國綿柔型白酒開創者”破圈突圍,到近年來的產品升級煥新,洋河都給行業和消費者帶來了驚喜。
2024年,洋河加大高端打造,夢之藍手工班成為首個獲得“中國酒業協會”授權、“方圓集團”權威認證的“中國高端年份白酒”,以“真年份,真手工,真綿柔”的新目標重塑了高端白酒市場認知。
今年3月,有著“年銷一億瓶,年飲三億人”成就的海之藍,迎來第七代煥新升級,新一代海之藍市場反響熱烈;主打性價比的“民酒”洋河高線光瓶酒今年5月也將全面上市,以“名酒的品質、光瓶的便利、親民的價格”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力,為大眾消費提供全新選擇。
面向“年輕化、時尚型、低度酒”,洋河推出了“樂享自在”的洋河微分子;面向“國際化、特色型、文創酒”,洋河打造了“蛇”來運轉生肖酒、“夢之藍×中國火箭系列”、“夢之藍M6+”逐夢蒼穹航天紀念版等一系列文創產品,不僅充分滿足了不同消費場景和不同消費需求,也創新了傳統文化的“時代表達”。
隨著品牌力、產品力加速釋放,洋河也將以此為契機,加大轉型力度和改革創新,穿越周期波動,為消費者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推廣)
責任編輯:郭旭商務部:7月份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小幅...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7月份全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0%。
商務部:7月份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7月份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上漲1.9%。
商務部:6月份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6月份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2%。
商務部:6月份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略有...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6月份全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下降0.7%。
商務部:5月份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5月份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1%。
稻香村創立250周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