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的即食燕窩,暴露了直播帶貨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0-11-23 10:32:49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劉遠舉
在很多事件中,直播只是一系列問題最終的顯現場所,并非問題的發生場所,也不是問題的原因所在。
當下網紅帶貨、直播帶貨如火如荼,其爆發式發展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觀看人數、銷售數據“注水”,虛假宣傳等,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問題也時有發生。而最新的事件,則是網紅辛巴和職業打假人王海的對峙。
王海指控辛巴所售即食燕窩產品“就是糖水”;辛巴方否認指控,稱其是按銷售公司提供的產品信息進行直播推廣,目前已將產品送檢,若消費者不滿,可申請退款退貨,自己會全力幫助維權。
雙方的爭執,將公眾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燕窩功效的爭議上。加之辛巴這類熱門主播陷于其中,事情便更加復雜且具戲劇性。
事實上,當主播為自己的店導流時,承載的是銷售者角色。據有關法規,因產品質量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包括修理、更換、退貨、造成人身傷害的賠償等。受害人可向生產者索賠,也可向銷售者索賠。哪怕責任是生產者的,消費者也可先找銷售者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再向產品生產者追償。
如果主播是引流到其他店鋪,其擔任的便是廣告代言人角色。回應中,辛巴也強調其不涉及采購,只是廣告代言。據相關法律法規,直播中產出了歸屬于商業廣告內容的,電商主播需按照《廣告法》規定承擔廣告代言人的責任與義務。其責任明顯要小一些,但也是明確的,需履行審查義務,保留產品生產者的官方證明文件。
那么,回到最初的問題:燕窩產品有沒有標準呢?答案是“有”。首先是食品生產許可。辛巴賣的燕窩產品,只要印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碼,便可認為是合格食品。
另一個則是行業標準。中國是燕窩消費大國,但目前并未出臺國家強制標準和行業標準。可資參考的,是燕窩專家委員會于2018年發布的《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即食燕窩團體標準》。按此標準,辛巴帶貨的燕窩不達標,但該標準并非強制標準,不影響其法律意義上合格。
所以,廣告代言人只審核行政許可,就會入這個坑。職業打假人當然深諳其中的法律關系,但源于市場壓力的監督,總是一件好事。
某種程度上,燕窩沒有強制標準,就是這次事件的根本起因。而沒有強制標準,或與燕窩本身的爭議有關:賣燕窩到底是不是在收智商稅?支持者說,燕窩中的唾液酸對神經發育、提高免疫力等都有重要作用,而“在所有已知食物中,燕窩中唾液酸的含量是最高的。”反對者則認為,其功效只停留在動物研究層面,并不能說明對人有何作用,更何況唾液酸也存在于許多日常食物中,甚至人體自身也會分泌。
今年2月,全國12320衛生公益熱線官微稱,阿膠只是“水煮驢皮”,并非好的蛋白質來源,引發爭議。隨后中藥協會表示阿膠療效確切,否定有違科學。12320熱線官微也致歉。這意味著,官方蓋棺論定,買阿膠不是智商稅。由此看來,燕窩是不是智商稅,其最終解釋權還在有試管、有儀器的相關機構與部門,而不是只有麥克風與手機的直播老鐵。
其實,在很多類似事件中,直播只是一系列問題最終的顯現場所,并非問題的發生場所,也不是問題的原因所在。日前中消協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的案例也大抵如此。
因此,在討論相關問題時,還是應理性追尋其起點,才能根本解決問題,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然,對主播而言,即便沒有相關責任,但對于有爭議的商品,也不妨保持嚴謹,遠離為好。
責任編輯:陳思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喂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平。【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