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丨“奶茶第一股”或將上市,但是你手中的奶茶放心嗎?
發布時間:2021-03-09 13:56:56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如今,奶茶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奶茶經濟帶動下,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這三家頭部茶飲企業紛紛傳出上市傳聞,其中奈雪的茶已經確認沖擊“奶茶第一股”。同時,每次有關奶茶的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總會引起大量討論。喜茶、一點點、COCO都可、甘茶度等知名茶飲企業均曾被檢出食品安全隱患。
一點點、喜茶、COCO都可等均曾檢出食安隱患
近日,一則上海抽檢知名奶茶店均存在衛生安全問題的新聞引起熱議。
2021年2月24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信息顯示,日前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突擊檢查奉賢寶龍廣場中部分奶茶店,包括茶百道、一點點、7分甜、熊姬以及COCO都可,上述店鋪的衛生安全方面均存在部分問題。問題包括從業人員未辦理健康證、后廚進門處物品雜亂、部分半成品沒有蓋子遮擋、部分食品原料未封口、水果與清潔工具混放、原料隨意放置在桌面上,與雜物混放等等。
實際上在此之前,喜茶、COCO都可、甘茶度等知名茶飲企業均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2020年6月,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夏日冷飲”專項檢測,抽檢的16批次果茶(奶茶)和6批次食用冰。其中,喜茶旗下5批次產品抽檢不合格,其中4批次飲品存在微生物污染、1批次食用冰菌落總數超標。
2019年8月20日,江蘇淮安清江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部分餐飲單位進行突擊檢查。在位于中央國際新亞廣場的CoCo都可奶茶店內,執法人員在原料庫中發現了一只嚴重霉變的檸檬和一只腐爛的西柚。除此之外,執法人員還發現CoCo都可奶茶店存在食品安全管理員缺失、儲物間擺放混亂等問題。在一點點奶茶淮安萬達店,執法人員發現該店也存在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缺失問題。
2019年7月,茶飲品牌甘茶度被曝出用爛水果榨汁、徒手切水果等問題。7月5日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甘茶度(大紅門銀泰百貨店)進行現場檢查。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飲品店沒有自制飲品操作規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欄中人員健康證明未及時更新,操作間水果(檸檬、橙子、蘋果)未隔墻離地存放,食品原材料進貨臺賬記錄不完整,未能提供榨汁機等的消毒記錄。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對全市甘茶度飲品店開展監督檢查,目前已對甘茶度旗下4家門店予以立案調查。
除了現制奶茶外,市場上銷售的多種預包裝奶茶也都被檢出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大部分為微生物指標超標。
2021年1月13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335批次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情況。其中,標稱湖南健之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燒仙草奶茶(生產日期2020/8/28,商標:健樂果園及圖案,規格型號400g/杯),咖啡因和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咖啡因檢出值為19.5mg/kg,標準值為≥35mg/kg;菌落總數檢出值為15.6×102;4.8×102;9.0×102;4.7×102;9.0×102CFU/mL,標準值為n=5,c=2,m=100,M=10000CFU/mL。
2020年12月4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51期)。其中標稱安徽雅潤食品有限公司(合肥)生產的四季春奶茶(奶茶固體飲料)(生產日期2020-07-09,商標:果遇茶及圖形商標),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出值為180CFU/g,標準值為≤50 CFU/g。
同一通告中,標稱合肥金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絲襪奶茶(生產日期2020-07-09,商標:SO+SAFEROES+圖案),霉菌同樣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出值為70CFU/g,標準值為≤50 CFU/g。
2020年11月2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40期)。其中,江蘇千百美超市有限公司洋河新區中心店銷售的標稱南京秋之田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新鄉市隆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茉香奶綠冷泡手搖奶茶(固體飲料)(生產日期2020-05-04),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出值為100CFU/g|,標準為≤50CFU/g。
2020年9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通告423批次食品抽檢情況。其中,包頭市永盛成百貨有限責任公司五一店銷售的、標稱內蒙古蒙元寬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額吉奶茶(固體飲料、咸味,生產日期2020-6-10),蛋白質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出值為0.36 g/100g ,標準值為≥0.5 g/100g。
另外,在同一通告中,內蒙古包頭百貨大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樓超市銷售的、標稱烏海市蘇民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奶茶(固體飲料、甜味,生產日期2019-11-10),蛋白質含量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出值為0.24g/100g ,標準值為≥0.5 g/100g。
2020年9月1日,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第1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其中,瀘水鴻富經營部銷售的、標稱河南好多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奶茶固體飲料(生產日期2020/5/1,商標:蜜雪皇后)檢出蛋白質不達標。檢出值為0.67g/100g,標準值為≥1.8×80% g/100g。
2020年8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關于467批次食品抽檢情況的通告。其中,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包頭鋼鐵大街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內蒙古蒙中牧場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蒙古古早奶茶(咸味)(生產日期:2020/1/1,商標:其味+商標+圖形),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菌落總數檢出值為11000;8800;12000;8800;11000CFU/g,標準值為n=5,c=2,m=10000,M=50000 CFU/g。大腸菌群檢出值為15000;<10;6100;340;8100CFU/g,標準值為n=5,c=2,m=10,M=100 CFU/g。
茶飲行業受資本寵愛,頭部企業沖擊“奶茶第一股”
2020年以來,各行各業都受到疫情的較大沖擊,但茶飲行業卻迅速從疫情中復蘇出來。在2020年初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毫無征兆得火遍社交媒體,奶茶熱潮甚至延伸至國慶假期。
喜茶表示,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喜茶588家門店共銷售約600萬杯左右的茶飲產品。同時,奈雪的茶10月9日發布的《2020國慶中秋小長假奈雪的茶大數據報告》顯示,小長假期間,奈雪的茶共售出340多萬杯茶飲和160多萬個軟歐包。2020年10月8日,美團APP發布的《2020 十一長假生活消費報告》顯示,僅長假前4天,平臺的奶茶訂單量就超過11億。
據東北證券分析,從市場規模看,2019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市場規模為600億元,2015-2019年復合增長率為29.4%,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22億元,2019-2024年復合增長率為 23.5%,同比保持較高增速。
奶茶經濟巨大的市場潛力,讓茶飲頭部企業受到頂級投資機構的追捧。
天眼查APP顯示,2016年8月以來,喜茶一共獲得過三筆融資,第一筆融資是來自IDG資本和今日投資的過億元融資,2018年4月,美團龍珠資本和黑蟻資本跟投了4億元,C輪融資來自于高瓴資本和Coatue,雖然具體融資金額暫未披露,但投后喜茶的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據媒體披露,喜茶又基本敲定了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約250億元。
與此同時,奈雪的茶也已經歷6輪融資,最近的一筆融資是在2021年1月4日,由PAG太盟投資集團領投1億美元,這輪融資后,奈雪的茶估值接近130億元。
而被稱為奶茶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也在2020年10月完成一筆融資,由龍珠資本、高瓴資本聯合領投,融資金額為20億元,預計估值在200億元。
同時,以上3家企業上市的傳聞也密集傳出。有傳聞稱喜茶和奈雪的茶將于3月份在香港上市,而蜜雪冰城也在籌備A股上市。
對此,奈雪的茶已經在香港遞交招股書,確認沖擊“奶茶第一股”。而喜茶和蜜雪冰城則均表示公司目前暫無上市計劃。
利潤空間被壓縮,馬太效應愈演愈烈
雖然頭部企業頻頻獲得資本支持,但是實際上茶飲行業并沒有想象中的暴利。
據奈雪的茶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前九個月,奈雪的茶分別虧損6973萬元、3968萬元、2751萬元,三年內累計虧損超1億元。
新式茶飲頭部企業主打“真材實料”,但也隨之帶來成本高企的問題。
根據其招股書,2020年1月至9月,奈雪的茶原材料成本、員工成本、租金開支及物業管理費分別占總收益的38.4%、28.6%、15.2%,三項成本支出合計占總收益的80%以上。
另外,大量拓店、占領市場,更是進一步吞噬了茶飲企業的利潤。
上文提到茶飲行業在疫情后迅速回暖,但實際上大量茶飲尾部企業在疫情中遭到了淘汰。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國茶飲企業總數超30萬家,受疫情影響,茶飲企業新增速度放緩,但新增企業數量仍然超過2萬家。在30萬家茶飲企業中,停業、清算、吊銷、注冊的企業超過13萬家,占比高達43%。
相對于頭部企業,客流量暴跌、現金流壓力、同質化競爭、運營能力不足,都可能是壓死尾部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外,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最強限塑令”也對茶飲行業帶來巨大影響。
2020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用品。市場上常見的塑料吸管及其他塑料制品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餐飲行業從業者紛紛將使用已久的不可降解塑料吸管,更換成紙吸管或PLA(聚乳酸)可降解吸管。
但是環保吸管的使用體驗頻頻被消費者吐槽。有消費者表示紙吸管喝熱飲根本支撐不了幾分鐘,跟啃衛生紙芯一個味兒。PLA吸管雖然沒有紙味,但有消費者表示,PLA吸管“才吸了一兩口就癟了,還無法復原”“遇熱就扁”。
另外,改用環保吸管使得茶飲企業成本成倍增加。據吸管生產廠家介紹,塑料吸管生產成本平均為每支0.03元,紙吸管為每支0.08-0.09元,PLA吸管則是每支0.17-0.2元。有消費者擔心“羊毛出在羊身上”,茶飲企業會通過漲價彌補成本上升的壓力。
目前,新式茶飲行業正處在關鍵期,頭部企業激戰正酣,馬太效應愈演愈烈,各家茶飲企業均面臨著同質化競爭、利潤空間被壓縮、食品安全等問題。融資上市是解決現金流問題的手段之一,但食品安全卻是茶飲企業的立足之本。畢竟,比起誰是“奶茶第一股”,消費者更在意誰家奶茶喝著更放心。
責任編輯:陳思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喂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平。【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