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大會暨D20峰會發布“一攬子”措施 新乳業布局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發布時間:2023-07-20 15:38:35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7月19日-21日,第十四屆中國奶業大會2023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暨2023中國奶業展覽會在重慶召開。本次會議以“啟航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點亮高質量發展新賽道”為主題,立足后疫情時代中國奶業發展著力點,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3)》及奶業高質量發展“一攬子”措施,并解讀和發布了《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核心指標體系》《中國乳制品消費擴容提質指導意見》和《中國奶牛種業戰略發展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與會企業代表共同發布了《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重慶宣言》。
作為國內新鮮乳業代表品牌以及D20成員,新乳業受邀出席本次會議,與行業專家同仁共同就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推動“一攬子”措施落地,布局點亮奶業發展十大新賽道進行了分享交流。在邁上百億規模后,新乳業提出堅持以“新鮮”為核心,全面提升企業治理與企業價值,開啟新鮮乳業發展新階段的一系列戰略規劃與精進舉措,成為與會人士高度關注的熱點話題。
奶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大會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3)》指出,2022年中國奶業生產繼續增長,產業素質穩步提升,規模化養殖比例進一步提高,乳品質量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國產品牌美譽度和國際競爭力逐步增強。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奶類產量增至4026.5萬噸,同比增長6.6%,首次突破4000萬噸大關,位居全球第四;同時,行業監管體系日益完善,乳品質量到達歷史最好,全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100%,乳制品總體抽檢合格率99.88%,生乳中乳蛋白、乳脂肪、菌落總數抽檢平均值達到歐美奶業發達國家水平,體細胞抽檢平均值優于歐盟標準。巴氏殺菌奶、超高溫滅菌奶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指標均符合中國、美國及歐盟限量標準;國產奶的乳鐵蛋白,β-乳球蛋白和糠氨酸等指標均優于進口同類產品,是最安全、最營養的食品之一。
工信部消費品司二級巡視員謝立安在發言中指出,近年來奶業持續回穩向上,是為數不多的逆勢上揚的產業之一,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已成為推動國內大循環、帶動雙循環的重點行業之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司稽查專員畢玉安表示,乳品企業檢出的管理體系瑕疵在整個食品行業中最低,同時也面臨消費乏力的狀況,凸顯了奶業質量安全和企業信譽的重要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D20企業要帶領全行業,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不斷滿足消費者安全、健康、營養的乳品消費期待。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強調,牛奶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最接近完美的食物,對于提升國民身體素質有重要作用,奶業是三產融合的大產業,涉及種植、養殖、加工、流通、銷售五大環節,民族品牌的消費信心日益增強,目前奶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以新動能驅動產業發展,以新賽道開拓產業空間,通過生產標準化、產品優質化、供給多元化、產業一體化等路徑,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走好民族奶業的振興路。
基于當前奶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針對現階段的關鍵問題,本次大會發布奶業高質量發展“一攬子”措施,以持續深化開展和推廣現代奶業評價,關鍵是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破局我國奶業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切實推動中國奶業走的更穩、更實、更快。
新乳業圍繞此前發布的新乳業《2023-2027年戰略規劃》,分享了對于奶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規劃與布局思考。未來五年,新乳業將深入貫徹人才強國戰略,堅定不移以“新鮮”為核心,做強低溫品類,實現價值引領;致力科技加持、體驗為上,發力生物和數字科技,實現端到端全程數字化能力,為用戶創造更好體驗;倡導內生為主、并購為輔;加強分布經營、區域深耕,發揮分布式組織能力,在區域做深做透。新乳業將堅定以人才為本,培養新青年,為奶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堅力量。
對這一發展藍圖,新乳業董事長席剛表示,新乳業要用卓越的產品,加上卓越的管理,來實現卓越的回報。這一卓越回報是多維度的,包括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為股東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為社會帶來更多的責任價值,助推中國奶業在新征程上的高質量新發展。
卓越產品促消費擴容
中國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消費理念和膳食結構持續改善,未來奶產品消費空間還非常大,這一巨大的消費增長潛力是我國奶業發展最大的原動力。中國奶業要搶抓戰略機遇,持續深化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更優質、更營養、更豐富的乳制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乳品消費的擴容升級。
大會發布的《中國乳制品消費擴容提質指導意見》以堅持創新驅動、市場主導、系統觀念、健康理念和綠色發展為基本原則,提出了優化乳制品消費結構、拓展乳制品消費群體、培育乳制品新型消費、提振乳制品消費信心等方面的18項重點工作,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和擴大內需戰略,預計到2025年2030年,達成我國人均奶類消費量分別突破45公斤和50公斤,乳品消費結構更加合理、品質更高、服務更高,消費觀念更加先進、信心不斷增強,模式更加多元的目標。
乳品消費的擴容提質,關鍵是立足用戶需求,不斷推出具有差異化和高價值的優質乳品,進一步激發乳制品消費活力,釋放乳品消費潛力。新乳業對于“卓越產品”提出三個方面的舉措,包括成就“朝日唯品”一個高端品牌,做強“鮮酸雙強”兩個品類,構建一個包含多賽道、產業鏈的創投生態。
席剛表示,隨著大眾消費的整體升級和中高端消費同時推進,乳品行業產品高端化與低溫化的趨勢正愈發明顯,消費者對新鮮食品和食材的需求在快速提升,新鮮牛奶正在成為高頻剛需產品,乳業存在結構性機會。
近年來,新乳業堅持以“鮮”為核心主題,將低溫鮮奶和低溫特色酸奶作為核心重點品類,堅定不移地推動鮮奶品類的高速成長和份額提升。2022年報顯示,新乳業低溫鮮奶同比增長超15%,全國份額已實現23個月持續增長,市占率超過10%,今日鮮奶鋪、朝日唯品有機系列等明星產品高速增長,營收均同比增長超過200%,構建了領“鮮”的產品矩陣。
與此同時,新乳業著力融合上下游資源,構建一個新品牌培育的土壤和生態,包括以B端供應品牌“奶尋”、跨界賽道“一只酸奶牛”為代表的創投生態,配合菌種自主研發等戰略投入,以持續創新多維度的卓越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細分和多樣化的乳品需求,提升國人營養健康水平,促進乳品市場消費擴容提質。
布局新賽道造就新引擎
會上,基于“一攬子”措施的落地路徑和方法,D20企業共同探討點亮創新驅動、數字轉型等十大新賽道,以打造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和強大合力。面對大會提出的奶業發展新思路,新乳業的前瞻式布局已見成效,對于以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為代表的奶業發展新賽道,新乳業的戰略精進從“卓越管理”的維度給出路徑,包括包含團隊文化的組織變革、包含數字和生物科技的科技賦能和機制創新等。
與很多乳品企業不同,新乳業的愿景是要成為“一家科技營養食品企業”。在新的五年戰略精進中,新乳業明確指出,要“致力科技加持、體驗為上,發力生物和數字科技,實現端到端全程數字化能力,為用戶創造更好體驗”,并將力爭未來5年新品年復合增長率大于10%作為成為重要目標之一。
這一目標的提出,體現出新乳業對于產品創新的重視和信心,而提出的底氣,則來源于新乳業的發展實踐。事實上,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新品業務,已經成為新乳業近年來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貢獻持續保持在雙位數。近期,新乳業又宣布成立“分子力量”公司,致力于益生菌生物科技研發與應用,持續打強公司的“芯”能力和“新”能力,向企業愿景不斷邁進的同時,也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澎湃的科技動力。
而作為國內最早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奶業代表,新乳業在數字科技方面持續強化,入選“中國奶業數字化轉型卓越案例”。今年以來,新乳業與國內領先的數字化團隊合作,簽約孿生數字工廠,打造高效供應鏈體系,并在數字化平臺建設不斷成熟的基礎上,提出“做強核心業務”的兩大路徑。
一是圍繞“極”質新鮮的用戶體驗建設系統流程和能力,以供應鏈的“鮮”、產品和品牌的“親”、消費場景的“透”,來時刻滿足消費者對新鮮營養的需求,讓“24小時”鮮牛乳成為消費者購買鮮奶的第一選擇;二是推動各子公司進行線上、線下渠道有機融合,將訂奶入戶、形象店、自主征訂、電商等D2C業務作為渠道增長的第一引擎,推動2027年D2C業務規模占比達到30%。數據顯示,目前新乳業的全域數字化用戶已經超過1500萬,計劃5年力爭實現突破5000萬。
大會指出,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和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創新謀劃奶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提升奶業現代化水平,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義重大而深遠。在“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期,新乳業倡導“做強低溫 價值引領”“科技加持、體驗為上”“內生為主、并購為輔”等一系列戰略精進舉措,展現了中國奶業在新的發展階段,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信心,凝聚奮進力量,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嶄新風貌,為中國奶業開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作出了生動注腳。
責任編輯: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喂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平。【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