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知時節:綠茶中的珍品竹葉青春茶上市,以時令之韻續寫茶文化新章
發布時間:2025-03-05 12:14:11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陸羽在《茶經》中,寥寥數筆,就寫出了春茶在中國茶史中的至高地位。作為綠茶中的珍品,竹葉青春茶的采摘也與時令的選擇密不可分。
五千年來,中國茶文化始終與節氣更迭緊密相連,并演化成一場時令與自然的千年對話。春茶之貴,貴在其凝聚天地時序之精華——茶樹經冬蟄伏,積蓄養分,至清明前萌發的芽葉,因內含物質豐富,被歷代文人雅士譽為“天地凝萃之味”。
竹葉青春茶的上市,正是這種時令智慧的極致體現。
竹葉青作為綠茶中的珍品,是全國最早上市的春茶之一,以“早清明36天”搶鮮登場,憑借峨眉高山的地理優勢,將北緯30°黃金產茶帶的春日氣息凝于杯中,讓茶客在啜飲間感受“一口知春”的無邊詩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茶上市,竹葉青也將重磅上新“彩罐系列新品”,以更多元的產品矩陣,滿足消費者日益豐富的飲茶場景需求。
另外今年春茶節,竹葉青茶還與有著“世界第九大奇跡”的三星堆這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進行跨界合作,以巴蜀同源、匠心技藝共同詮釋國寶級茶品質,從而讓更多人體驗更親切、更鮮活的中國精品文化。
三重時令密碼鑄就綠茶美學
“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終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圓復窳。鄙哉谷雨槍與旗,多不足貴如刈麻”。
宋朝大文人歐陽修在《嘗新茶呈圣俞》中,認為春茶是最具靈性的東西,能獨得天地精華,一天忙到晚都采摘都不滿一捧,可見其難得。另外,如果到了谷雨時節,茶芽太多就不珍貴了,采摘起來就像割麻一般。
這篇文章體現了歐陽修對春茶品質的挑剔,他認為影響春茶品質最為重要的因素就是采摘時間。
而竹葉青茶,恰恰就是上市最早的春茶。
竹葉青是綠茶中的珍品,它的品質密碼,深植于“高山、明前、茶芽”三大標準之中,三者環環相扣,構成中國綠茶美學的典范,并成為行業首個鮮茶標準體系,引發行業矚目。
峨眉山海拔600-1500米的高山茶園,是竹葉青的天然基因庫。這里年均日照不足950小時,終年云霧繚繞,晝夜溫差顯著。低溫延緩茶樹生長,促使茶芽積累更多氨基酸與芳香物質;漫射光穿透云層,減少茶多酚苦澀,成就鮮爽回甘的獨特風味。更獨特的是,白堊紀時期形成的紫色土壤富含礦物質,落葉腐殖質層厚達數尺,為茶樹提供天然養分,是營養價值與味覺的雙重盛宴。
歐陽修對春茶的講究,也表明“明前茶,貴如金”不僅是民諺,更是科學。
清明前氣溫低、蟲害少,茶芽自然生長,天然純凈。
竹葉青堅持“只采明前茶芽”,每顆芽葉需在鱗片舒展后人工采摘,甚至千顆茶芽方得1克論道級竹葉青。
這種近乎苛刻的時令把控,讓竹葉青的茶湯始終保有春日氣息,也正好印證了歐陽修1000多年前的“終朝采摘不盈掬”。
因為茶芽,正是來自于自然與匠心的雙重雕琢。
茶芽是茶樹生命力的凝結,竹葉青僅選取一芽一葉初展的飽滿芽頭。沖泡時,茶芽根根直立,兼具觀賞性與品飲價值。為鎖住這份鮮活,竹葉青創新“五重鎖鮮科技”,從殺青到提香,38道工序層層把控,使春茶的鮮爽度留存率提升至90%以上。
中國茶文化的現代敘事
竹葉青的時令美學,不僅是對傳統的致敬,更承載著中華五千年茶文化的深厚底蘊。
也正因為如此,竹葉青茶成為又一個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中國茶名片。
竹葉青近年來更是接連亮相達沃斯論壇、G20峰會、APEC會議,作為“國禮”饋贈多國政要。2024年,竹葉青高端綠茶榮獲“2024國際茶葉大獎特別大獎-先鋒獎”,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國綠茶品牌。
這些成就的背后,蘊含著中國茶向高端消費品躍升的產業邏輯:堅守三大標準、持續文化賦能,“心存高遠、意守平?!保蚱屏恕坝衅奉悷o品牌”的行業困局,躋身《全球十大高端名茶》之列。
但這還不是全部。
2024年品牌戰略升級中,竹葉青以“平常心”文化內核,將茶道哲學與時代精神相融,這是對古老中國茶道精神的當代詮釋。
正如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所言:“茶的意境,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平常心?!薄《袢~青茶與新華網合作推出的《論道平常心》欄目,更將茶文化對話延伸至哲學、藝術領域,讓傳統“活”在當下。
時令背后的中國茶產業
好茶知時節,同時也是大自然在特定時節給予的特殊饋贈。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天下茶人對春茶的追捧綿延數千年,從蘇軾 “春濃睡足午窗明,想見新茶如潑乳” 對春茶的期待可見一斑。
所以春茶早已不只是飲品,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情感與記憶。
竹葉青“早清明36天”的時令之約,不僅為天下茶人帶來來自峨眉山獨有的“春天滋味”,更是中國茶產業升級的縮影。
竹葉青茶正在以守正創新,塑造中國茶獨特的競爭力,也讓“峨眉山春天的滋味”跨越時空限制,為天下茶人帶來那一口無法忘卻的鮮爽回甘。
時令之茶,文化之脈
竹葉青春茶的上市,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時令之約,亦是中國茶文化復興的現代宣言。
竹葉青作為綠茶中的珍品它用“高山明前茶芽”的極致標準,詮釋了綿延千年的“好茶知時節”的古老智慧;以國際大獎與高端場合的頻頻亮相,書寫中國茶的全球話語權;更借“平常心”的文化戰略,讓茶道精神浸潤當代生活。
春茶一盞,可飲風月,可觀天地,可照人心。
當竹葉青的茶芽在杯中舒展,我們品味的不僅是峨眉山的春日,更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推廣)
責任編輯:胡俊商務部:7月份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小幅...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7月份全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0%。
商務部:7月份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7月份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上漲1.9%。
商務部:6月份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6月份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2%。
商務部:6月份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略有...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6月份全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下降0.7%。
商務部:5月份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5月份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1%。
稻香村創立250周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